在2100年,蚌類外殼的鈣化將比目前要慢25%,牡蠣要慢1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們向空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有三分之一都要被海洋吸收,因此海洋酸性變大。荷蘭生態管理中心方面的科學家表示這是導致水產品和海岸植物變異的主要原因。
除了酸雨問題,我們還要關注海洋變酸的問題,因為人類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使海洋的溫室效應也在不斷升溫。
2002年世界共生產1170萬噸的貝類,價值達105億美元,其中有15%是銷售牡蠣和海洋蚌類中獲得的,可見這兩種貝類的重要性,他們產量的減少必然嚴重打擊國家的財政收入。除此之外,這兩大種類對沿海的生態環境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們也被叫做“生態工程師”,為其他生物調解水下環境。另外,貝類也是重要的飼料之一。
目前海洋生物學家正在研究貝類,在這幾個月里科學家們將把牡蠣放在幾個二氧化碳濃度不同的環境里,看看它們是否能適應這樣的酸性條件,這樣的實驗將減少酸性海洋對它們造成的傷害,另外也可以觀察到一些敏感貝類對未來酸性海洋的反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