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恢復水產資源,保證水產業的自生能力,今年韓國海洋水產部將投入2400億元資金,支持各有關工作的開展,其主要內容如下:
1.大力推動漁船減縮工作。2007年韓國將投入1千億元減縮2千艘沿岸漁船,同時投入294億元減縮75艘近海漁船。其中,對資源影響較大,并在各作業類型間發生糾紛較多的作業類型漁船,將首先被列為減船對象。對于被減船的漁民,將同時做好轉產轉業工作。
2.加強對非法作業漁船的管理。為防止已經被杜絕50多年的非法小型機船底引網的死灰復燃,以及許可漁船進行非法漁業活動,除了要加強管理外,還要繼續投資,提高指導船的裝備水平,包括替換老指導船,擴充指導船的先進設備等。
3.繼續擴展資源養護工作。2006年,韓國海洋水產部投入75億元用于水產種苗放流工作,今年,則將資金規模擴大到118億元,意在通過加強疾病檢查等手段提高水產種苗放流效率。
另外,今年韓國海洋水產部將繼續推動建設麗水等4個大規模海洋牧場和江陵等7個小規模海洋牧場。
4.保護漁場環境,使用環保型漁具。由于廢棄漁具對漁場環境帶來巨大的破環作用,今年韓國海洋水產部將推行使用環保型漁具作為一項全新的工作內容列入水產資源恢復計劃中,并將投入14億元,支持可分解性刺網漁具的示范使用工作。
5.擴大總許可漁獲量(TAC)制度的適用對象,從先前的9個魚種擴大到10個魚種,并將觀察員從目前的16名大幅度擴大到30名。
6.擴大水產資源調查對象。繼2006年韓國海洋水產部將香魚、三疣梭子蟹等4個魚種列入資源調查對象,今年,將對鰩魚、小黃魚、鱈魚等3個魚種進行資源科學調查,以供制定詳細的資源恢復計劃。
7.加強水產管理制度建設。為應對急劇變化的漁業秩序環境變化,并通過多種方式保證水產資源恢復,明年韓國將完成制定“水產資源管理法(暫定名)”,以為保護水產資源提供制度基礎。
同時,政府的努力也離不開漁民們的自發性支持,因此,韓國海洋水產部在實施以上各項政策的同時,還將采取措施,繼續推行自律管理漁業,以提高漁業管理效率。
韓國海洋水產部資源管理局長金春善認為,韓國漁業資源從1996年后便持續減少,從2005年開始,沿近海漁業生產量才開始恢復增長趨勢,這是韓國政府作出多項努力取得的成果。韓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10年,資源量達到880萬噸,年生產量穩定在120萬噸。(譯自韓國海洋水產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