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厚生勞動省在網站上介紹稱“諾瓦克”病毒通常寄生于牡蠣等貝類中,如生食受污染的貝類易引起感染,并特別登載了“牡蠣”與“諾瓦克”病毒相聯系的圖片,一時間日本國內諸多媒體在說明“諾瓦克”病毒傳播的罪魁時紛紛將矛頭指向了--日本人冬季最愛吃的“牡蠣”,為了避免受到感染,近一段時期日本人也開始放棄自己的偏好,慎食牡蠣。
受此影響,近一個月來日本國內牡蠣的價格開始大幅下落,特別是日本國內盛產牡蠣的廣島、宮城、三重、巖手等縣收獲的牡蠣大量積壓,當地的漁民本希望借新年來臨之際大賺一筆,但結果很可能落下一個血本無歸的下場。
為了挽救牡蠣的聲譽,日本牡蠣主要產地的漁業聯合會22日集體緊急前往東京,要求厚生勞動省認真核實相關情況,消除有關生食牡蠣將導致食物中毒及感染“諾瓦克”病毒的說明,使日本消費者能夠對牡蠣重拾信心。
而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的松野重夫研究員就表示,“其實今年日本‘諾瓦克’病毒的大規模蔓延很難說是牡蠣造成的,特別是在日本的牡蠣生產具有嚴格的品質管理的情況下,民眾應該不必過度擔心”,從至今為止日本國內的疫情統計看,真正由于生食牡蠣導致感染的案例只在東京都有一例。
盡管如此,在目前日本“諾瓦克”病毒疫情勢頭正猛的情況下,對于牡蠣清白與否,大多數日本人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畢竟慎食有可能減少自己感染的幾率。而日本宮城縣漁業聯合會的一個干部也不得不無奈地表示,即使讓厚生勞動省最后作出更正,也無法立即取得恢復牡蠣效果,畢竟新年馬上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