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日前在德國法蘭克福發表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70%的海洋生物,其中包括77%的魚類遭到極限或過度開發,每年有近8600萬噸的魚被漁業部門捕撈,預計到2050年世界魚類貿易將陷入停滯。
報告指出,商業捕鯨仍屬于禁止行為,向海洋傾倒化學物質也被官方認定為非法行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石油對海洋的污染減少了85%。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則有助于保護眾多海洋物種和珊瑚礁。 但這些措施并未有效阻止人類對海洋的過度開發。報告說:“氣候變化可能產生大規模影響。海平面的不斷上升威脅到沿海地區。海洋升溫改變了整個生態系統,對熱帶珊瑚礁造成破壞。”
報告舉例說,在德國,不來梅和漢堡等港口城市正日益受到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威脅。德國科學家預言,在未來100年內,海平面將上升83厘米到1.7米,現有的沿海保護體系將難以發揮作用。 世界自然基金會還提醒人們注意可能影響到大片海洋的新“黃金時代”。報告說,在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間可能蘊藏著海底錳礦,還有銅、鎳和鈷礦。隨著這些材料的價格上漲,對海底礦藏的開發將進一步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