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星期二決定對來自中國和越南的蝦產品分別征收最高可達113%和93%的懲罰性關稅,預計,這項決定將對中國南部的養蝦業者造成嚴重打擊。
美稱中越傾銷蝦產品
美國商務部稱這兩個國家的相關業者以低于市場價格對美國傾銷,對美國的蝦產業造成傷害。
2003年年底,美國南方蝦業聯盟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遞交訴狀,指控泰國、中國、越南、印度、巴西和厄瓜多爾等國以低于本國和其他第三國家市場的價格對美國傾銷蝦產品,其中中國被指控的傾銷幅度最高。
國際貿易委員會今年2月做出初步裁決,認定來自這些國家的進口蝦產品造成美國蝦價格下跌,對美國業者造成損害。
美國南方蝦業聯盟發言人黛比.里根認為,被控傾銷的國家對美國出口的蝦產品猛增了71%,使得美國的蝦批發價下跌了1/3,造成大量的捕蝦業者失業。美國商務部的制裁措施將降低美國業者蒙受的損失,有助于美國業者更快地復原。
代表美國漁業業者利益的工會組織東南漁業協會執行主任羅伯特.瓊斯認為,近年來大量低價向美國傾銷的蝦產品使得美國的捕蝦業遭受傷害,如果不采取行動制止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美國的蝦產業最終將會消失。
施加懲罰性關稅遭反對
但另一方面,反對對進口蝦施加懲罰性關稅的游說團體蝦業工作團(Sh r im p Ta sk Fo rce)表示,對具有競爭力的外國業者施加反傾銷關稅將使美國政府對外界傳達一個錯誤的信息。
該組織發言人華利.史蒂芬斯說:“我們對于這項決定感到非常失望,我們認為這將無法反映美國政府在公平貿易問題上的觀點。對中國和越南那些擁有高科技養殖技術、具有競爭力的業者施加懲罰是不公平的,我們將繼續向商務部說明,施加懲罰性關稅可能對美國消費者造成影響,爭取降低這個決定可能帶來的傷害。”
史蒂芬斯表示,美國的蝦業者還停留在捕蝦的階段,無法與已經擁有成熟養蝦技術的中國和越南業者競爭。美國的業者應該致力于區隔本國和外國產品的市場,發展出獨特的行銷策略,而不是對外國競爭者采取報復手段。
史蒂芬斯指出,過去三四年中,美國餐廳提供的蝦餐點數量上升了47%,主要增加的消費客源是中低收入的美國民眾,這顯示進口蝦產品為美國消費者帶來了好處。
史蒂芬斯認為,美國一旦開始對進口蝦產品施加懲罰性關稅,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就是美國的消費者,整體進口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對于美國與中國和越南的貿易關系也將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美國國內高達88%的蝦是從中國、越南、巴西、厄瓜多爾、泰國、日本和印度進口,2002年市場規模達到24億美元。如果按重量計算,中國蝦在美國占第二位。
中國蝦業將受巨大沖擊
中國蝦產地主要集中在中國南部,以廣東為主。據初步估算,廣東每年蝦產品出口超過1億美元,年出口量占全國的一半以上。
如果美國反傾銷訴訟成立,廣東蝦產業將受到巨大沖擊。日前汕頭、湛江、陽江等地的蝦生產和貿易企業已紛紛提出傾銷應訴,這些企業表示,中國蝦產品價格低廉是由于養殖技術成熟和勞動力成本低,美方的傾銷指控不能成立。
美國商務部將在一周內開始對來自中國和越南的蝦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在7月底就對個別公司征收的確切稅率做出裁定。
美國商務部將于稍后對泰國、巴西、厄瓜多爾和印度是否傾銷蝦產品另外做出裁決,并于2005年1月針對蝦產品傾銷對美國產業造成的傷害做出最終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