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水產會第56屆業際懇談會于2月12日在東京赤坂的大日本水產會會議室召開,由海洋水產系統協會專務長島德雄先生以「朝向經營改革型漁船的實現」為主題,說明了捕撈漁業構造改革之動向。長島專務說,「要如何突破低迷的捕撈漁業呢?為了在民間檢討對策,大日本水產會設置了捕撈漁業戰略研究會,并重整再生對策次委員會、經營改革型漁船開發研究會、技術與制度對策次委員會,分別針對其領域加以檢討并正在整理報告書之中。他針對日本捕撈漁業之現狀表示說,生產設備正在劣化之中,資源問題、進口問題、就業者減少、高齡化問題等,漁業生產活動、相關產業都在衰退中。相對的歐洲漁業則是成長的產業,所以他也介紹了挪威的圍網、荷蘭的底曳網、超級拖網、最新的拖網系統。他說如果要改變日本的捕撈漁業之現狀就必須要省人、省力、省能源、高附加價值、開發未利用資源,同時實現安全性、作業性、勞動環境等等的改善,提升收益。」他也針對水產廳正在推動的漁船漁業構造改善推進會議表示說,推進會議是以重視漁獲量、金額至重視勞動環境的經營為目的,并以針對改善勞動環境及捕撈漁業收益性之技術等為目的。所以有必要提出有很多的實現性之高度改善案。他說現在在推進會議里被推動之中的技術是漁獲努力量少且低成本,但可以增大經營收支,充滿期待感的技術。
另外針對構造改革他表示說,針對正在開發階段之中的技術、漁船,應該由水產總合研究中心去進行實際的檢驗。雖然水產廳是以下次的執照全體更新之2007年為目標,但是如果不加速在技術面、制度、金融面的支持對策,將無法實現改革。在說明改革的緊急性之同時,有必要制定技術的開發體制。在改善時要參考歐洲的技術、制度,有必要實現超越歐洲的制度、技術。他提案從經營資源管理之觀點去檢討,不僅是資源管理而已,或許可以思考讓具有資源經營之概念的漁業者去參加生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