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消息:繼中國產的“混入鉛的梭子蟹問題”之后,朝鮮進口的水產品中也檢測出了異物。隨著朝鮮水產品每年進口量的增加,不合格的逐漸增加。去年10月末為止,朝鮮水產品進口量比前年同期增加約70%,判定為不合格的件數增加了2.4倍,噸數增加了7倍以上。特別是由于檢測出金屬而判定為不合格的占總量的30%,達11件,比中國產的更多。
據韓國水產品質量檢查院的統計,到去年10月末為止,不合格的水產品是321件,2003噸,比前年同期的323件,2325噸,件數大致相同,但噸數減少14%。按國別排列:中國121件,982噸;其次朝鮮37件285噸;以下是臺灣省、俄羅斯。
中國產的大部分是因水銀、鎘等超標或運輸過程中大量死亡及鮮度不良等判定為不合格的,檢測出金屬的只有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