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日本利用陸上深層海水實驗設施,在試驗培養微藻和海藻同時,也進行了利用深層海水飼養魚蝦貝類研究,并取得一定進展。
日本櫛鯧該魚生息于150~400m水深,不易飼養,尤其在夏季高水溫期,水溫一達24℃以上,死亡數量即急劇增加。利用深層海水,保持水溫在20℃以下(12℃~19℃)的飼養表明,試驗開始時平均全長22.1cm、平均體重248g,個體于18個月后長到全長57.5cm、體重3137g。
太平洋鱈以了解該魚生長與成熟為目的,利用深層海水試驗飼養人工苗種表明,試驗開始時平均全長34.7cm、平均體重0.4kg,個體于1年后長到全長51cm、體重1.3kg,18個月后長到全長61.7cm、體重2.6kg,生長速度大體與所采捕的野生標志放流個體相同。部分雄魚于2齡成熟,部分雌魚3齡成熟。
大西洋鱒日本沿岸夏季海面水溫多達20℃以上,冷水性鮭鱒魚類越夏和全年飼養難以開展。利用深層海水全年試驗飼養大西洋鱒表明,試驗開始時平均體重130g的幼魚于18個月后長到體重2.4kg。成活率高達74%,生長狀況不次于北歐海面養殖。
馬蘇大麻哈利用調溫到12℃的深層海水試驗飼養表明,試驗開始時平均體重57g,幼魚18個月后長到體重約71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