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編碼 |
x002 |
品種名稱 |
南美白對蝦
|
病害名稱 |
Taura綜合癥 |
發病癥狀 |
大部分病蝦紅須、紅尾、體色變成茶紅色;病蝦不攝食或少攝食,在水面緩慢游動,撈離水后即死亡;部分病蝦甲殼與肌肉易分離;久病不愈的病蝦甲殼上有不規則的黑斑。對蝦發病后病程極短,從發現病蝦到病蝦拒食僅僅5-7天,而后轉入大量死亡,通常在10天左右,爾后癥狀有所減緩轉入慢性死亡階段,時有死蝦發現,一般幼蝦易發生急性感染,死亡率較高,而成蝦則易發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對較低。
|
流行狀況 |
該病為南美白對蝦特有的病毒性疾病,臺灣地區自1999年大規模爆發該病后,致使臺灣地區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剛剛起步就受到嚴重挫折,至今無法恢復。我國自2000年下半年起,在廣東、廣西及海南地區時有該病發生,2001年起,隨著南美白對蝦養殖日益普及,除在廣東、廣西及海南地區外,在上海、浙江、江蘇、山東、福建、遼寧等地區開始規模爆發,嚴重影響白蝦養殖成功率,死亡率高達40%-60%,該病有如下的發病規律及特點:發病白蝦規格以6-9cm居多;發病時間一般在養殖后的30-60天;發病蝦池底質老化,氨氮及亞硝酸氮過高,透明度在30cm以下;一般氣溫劇變后的1-2天內,尤其是水溫升至28℃后,易發此病。 |
病 原 |
Taura病毒(TSV),為RNA病毒。 |
診斷方法 |
|
防治方法 |
預防:放養前采用綜合清塘法徹底清塘,在整個養殖階段,尤其在白蝦養殖的1個月后,應經常采用光合細菌2-5ppm或“清水素”(枯草桿菌)0.25ppm全池潑灑,以改良蝦池水環境,同時每15天投喂2至4餐含有抗病毒藥物的飼料,通常每千克飼料內添加免疫多糖2g、“生物酶活性添加劑”1g及“白蝦紅體消”(植物抗病毒蛋白)5g。
治療:外用藥物方面是首先全池潑灑“強克101”(超碘季胺鹽)0.2ppm,連續潑灑2天,第三天再次潑灑“二溴海因復合消毒劑”0.2ppm一次,間隔2天后,全池潑灑“清水素”(枯草桿菌)0.3ppm及活性炭、過氧化鈣及平爐渣合劑(比例為10∶20∶70)5ppm;在外用藥物的同時,給病蝦投喂藥餌,每千克飼料內添加“白蝦紅體消”(植物抗病毒蛋白)15-20g,“生物酶活性添加劑”1-2g、穩定型Vc(含量33%)2-3g及魚油10-20g,每天投喂2餐,連續投喂3-5天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