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名稱 : |
鼠尾藻 |
|
|
學(xué)名 : |
Sargassum thunbergii |
|
|
海藻類別 : |
褐藻 |
|
|
生態(tài)分布 : |
集生于中潮帶和低潮帶的巖石上,或在高、中潮帶的水洼或石沼中,有的甚至在低潮時較長時期的暴露于日光下,均可生長。 |
|
|
生長繁殖 : |
無無性繁殖,但具假根營養(yǎng)繁殖。藻體成熟后經(jīng)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精子和卵,精子和卵位于生殖托的生殖窩內(nèi),它們排 |
|
|
形態(tài)特征 : |
藻體暗褐色。固著器為扁平的圓盤狀,邊緣常有裂縫,上生一條主干。主干甚短,3-7毫米,圓柱形,其上有鱗片的葉痕。主干頂端長出數(shù)條初生枝。外形常因枝的長度和節(jié)間距離而不同。幼期,鱗片狀小葉密密的排列在主干上,很象一個小松球。初生枝的幼期也覆蓋有以螺旋狀重疊的鱗片葉,其后,次生枝自鱗片葉腋間生出。葉絲狀,窄披針形或倒卵圓形,頂端小,具有長短不一等囊柄。生殖托為長橢圓或圓柱狀,5-15毫米,頂端鈍,單條或數(shù)個集生在葉腋間。雌雄異株。 |
|
|
地理分布 : |
該種是我國沿海常見種類,北起遼東半島,南至雷州半島。除我國外,還分布于俄羅斯的千島群島、薩哈林島南部,日本(北海道至琉球群島)和朝鮮。 |
|
|
組織成分 : |
成份為: 粗蛋白質(zhì) 27.5%, 粗脂肪 .96%, 灰份 25.7%, 水份 0% |
|
|
經(jīng)濟特性 : |
優(yōu)質(zhì);主要食用,藥用與保健,研究教學(xué) |
|
|
生活史 : |
無獨立生活的配子體世代。 |
|
|
其他信息 : |
|
|
|
圖片 : |
 |
數(shù)據(jù)提供 : |
黃海水產(chǎn)研究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