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開放海域和遠海島礁養殖智能裝備與增殖模式(2019YFD0900900)”項目2020年度總結暨2021年工作推進會在浙江省舟山市召開。項目咨詢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楊紅生研究員、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楊信廷研究員、中國水產有限公司張天舒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呂劍研究員、浙江海洋大學徐漢祥教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王魯民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李健研究員和中國海洋大學高勤峰教授組成。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專項管理團隊盧兵友處長、王振忠項目專員、何曉燕項目專員到會指導。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水產研究所、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浙江海洋大學,萊州明波水產有限公司,煙臺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三沙美濟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0家項目參與單位共4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黃海水產研究所科研處處長劉志鴻主持。黃海水產研究所副所長李健在致辭中表示,黃海水產研究所作為項目牽頭單位將按照科技部要求做好項目的保障、服務及管理工作。同時,希望項目組認真聽取專家建議,以目標成果為導向,加快推進項目各項任務的實施。浙江海洋大學副校長徐漢祥代表項目參加單位表示,將全力支持項目牽頭單位的工作,圍繞項目總體工作目標,扎實做好所承擔的研發任務,為項目標志性成果產出做出貢獻。

項目及課題匯報與咨詢環節分別由項目跟蹤專家楊信廷研究員和張天舒高級工程師主持。項目負責人黃海水產研究所關長濤研究員就項目2020年度總體執行情況做詳細匯報,介紹了項目已取得的主要進展和成果亮點、組織實施協同推進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經費使用情況及下一步工作計劃,明確了項目中期考核需完成的各項任務目標、時間節點和驗收地點。項目5位課題負責人分別就各自課題的年度進展情況進行了具體匯報。項目咨詢專家在聽取匯報后對項目組取得的主要進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項目標志性成果培育與凝練、中期檢查和考核指標驗收等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同時,專家組建議要進一步加強項目一體化實施和課題間合作,聚焦、突破核心關鍵技術,注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素材積累,加快設施裝備與品種的集成應用,促進重大標志性成果產出。本次會議還邀請了“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深遠海工業化大型養殖裝備與模式”等3個相關項目的負責人作為咨詢專家,旨在加強重點專項項目間交流與合作,協同推進專項大目標的實現和專項層面重大成果的產出。

盧兵友處長在聽取項目、課題匯報及專家咨詢建議后,認為本項目總體執行情況較好,此次會議也非常務實、高效。他同時強調,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的管理更加注重項目“核心指標”的完成情況,而不是單純的數論文、數專利,項目成果培育與產出要提高“站位”,不是簡單地完成考核指標,要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國家戰略,要上升到如何為國家分憂、為行業解困、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的高度。他指出,項目應加強一體化實施,密切課題間協同創新,明確各課題對項目標志性成果的貢獻,同時要加強專項項目間的交流與合作,將專項上下游的成果串聯好、銜接好、融合好,形成服務國家戰略的標志性的大成果。

會議期間,項目咨詢專家和參會人員現場考察了項目在舟山桃花島實施建設的島礁型大型圍欄養殖基地,任務負責人浙江海洋大學的桂福坤教授介紹了圍欄建造的關鍵技術及大黃魚圍欄養殖情況,現場演示了項目研發的“大型圍欄實時魚群狀態聲學監測”和“大型圍欄高效保活分級起捕”裝備樣機的運行與功能。


本次會議的召開有效檢驗了項目的研究進展和執行情況,促進了課題間、項目間的交流。下一步,項目組將認真研討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明確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和目標,制定詳盡的實施方案和工作部署,加快項目標志性成果產出,為項目中期檢查和項目總體目標的實現交出一份圓滿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