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組織專家,在福建廈門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承擔的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東南沿海淺海五種特色經濟底棲動物資源恢復技術集成與示范”子任務“大亞灣紫海膽資源恢復技術集成與示范”進行了中期檢查。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子任務負責人南海所陳丕茂研究員的匯報,審閱了相關材料,觀看了大亞灣紫海膽資源恢復示范區建設驗收的影像資料,經質疑和討論,認為項目子任務已按計劃進度完成了指標,部分任務指標超額完成,一致同意通過檢查。
該項目子任務查明并評價了大亞灣紫海膽資源、環境及漁業生產現狀;建立了紫海膽的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及苗種中間培育技術,構建了紫海膽餌料供應的馬尾藻苗種繁育及藻礁材料篩選技術,確定了紫海膽適宜的增殖放流規格和密度、適宜的運輸和放流技術;完成放流規格5mm以上的紫海膽苗種1106.8萬粒,建立了大亞灣紫海膽資源恢復示范區300公頃,其中核心區3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