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近日正式承認鄂霍次克海中部5.2萬平方公里地塊為俄羅斯外大陸架。由此,俄羅斯將對鄂霍次克海絕大多數海底資源擁有主權,這對于俄羅斯能源長遠發展意義重大。
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西北部的邊緣海,位于千島群島和亞洲大陸之間,其東面、西面和北面為俄羅斯領土所環繞,南面接日本的北海道。俄羅斯依據其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著手鄂霍次克海外大陸架提案的籌備工作。2001年12月,俄羅斯第一次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了鄂霍次克海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提案。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于2002年6月審議了該提案。會議審議結果認為俄羅斯需要提交補充數據和信息。2013年8月16日,俄羅斯再次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了該提案。經過審議,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最終正式承認俄羅斯鄂霍次克海外大陸架的主權。
雖然大陸架是沿岸國固有的權利,不是因主張而取得的權利,但是如果沿岸國想獲得其外大陸架,就需要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規定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出申請,經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審議和承認,方可正式獲得。俄羅斯本次所申請的外大陸架處于鄂霍次克海的中心地帶,好似一塊“飛地”,周圍被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所包圍。在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的議案中,俄羅斯主張位于鄂霍次克海專屬經濟區以外的這塊中間地帶因位于俄羅斯自然延伸的大陸架上,所以應屬于俄羅斯的外大陸架。
2001年俄羅斯第一次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鄂霍次克海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提案之后,日本提出了反對意見,理由是該議案會妨害日本與俄羅斯將來在鄂霍次克海南部的大陸架劃界,這違反《公約》第76條第10款的規定。但俄羅斯認為該議案并不妨害其與日本將來在鄂霍次克海南部的大陸架劃界,因為其所主張的外大陸架位于鄂霍次克海北部,距離南部與日本劃界的區域的最近點也要480海里。因此,在俄羅斯2013年第二次提出議案后,日本并沒提出反對意見。
根據《公約》第76條第8款的規定,沿海國應該將其外大陸架界限的情報提交給大陸架界限委員會。委員會應就有關劃定大陸架外部界限的事項向沿海國提出建議,沿海國在這些建議的基礎上劃定的大陸架界限應有確定性和拘束力。雖然俄羅斯第一次申請沒有成功,但是因此了解了申請所必須的材料。隨后,在第一次申請的基礎上,第二次申請取得了成功。在第二次申請中,俄羅斯讓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接受了鄂霍次克海中部區域是連續的地理和地質大陸架,是鄂霍次克海俄方大陸架的自然延伸,而且沒有超過350海里。
可以看出,嚴格按照《公約》要求,認真準備所申請的詳盡數據和信息是沿岸國取得外大陸架的核心要件。當然,大陸架和外大陸以及專屬經濟區只涉及該區域的自然資源,并不會影響該水域的航行自由。(來源:海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