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日本兩國從10月7日起共同對包括獨島(日本稱竹島)有爭議水域在內的海域實施海洋放射能調查。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方面負責實施放射能調查的日本海上保安廳“海洋”號調查船已經于7日從日本福岡縣門司港出發。目前來自韓國水產科學院和韓國原子能安全技術院的3名調查員已經登上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海洋”號調查船。“海洋”號調查船出港前,船長菅沼高志對記者表示“由于日韓兩國關系正逐步融洽起來,所以調查也會比較容易實施。”
日本在今年4月份計劃實施的海洋調查遭到韓國方面的強烈反對并曾一度導致兩國關系緊張后被迫中止。對于本次海洋調查,日韓國兩國決定共同實施。
根據原定的日程安排,截止至14日,日本海上保安廳的“海洋”號調查船將在包括日本和韓國有爭議的獨島(日本稱竹島)周邊海域在內的六個地點對海水和海底泥沙進行采樣。在六個調查地點當中有3個位于日韓兩國各自主張的專屬經濟水域(EEZ)的重疊海域。
目前韓國方面負責實施調查的韓國水產科學院“探求1號”調查船也將在7日下午從釜山港出發。來自日本海上保安廳的3名調查人員也將一同隨船前往。韓國“探求1號”調查船將在日本方面調查采樣的相同地點采取海水等樣本。調查結束后,日韓兩國將相互交換分析數據。
關于實施海洋放射能調查的目的是為了調查前蘇聯和俄羅斯在海洋中投棄的放射性廢棄物對海洋的影響情況。日本從1994年開始每年秋季都會實施此類調查。最初日本也曾經與韓國或俄羅斯共同實施過此類調查,但是從1996年以后日本就開始單獨實施此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