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加勒比海島國圣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國際捕鯨委員會以33票贊成、32票反對的1票之差,通過了支持重開商業捕鯨的宣言。國際捕鯨委員會一直以英、美、澳等反捕鯨國占優勢,支持捕鯨派獲得過半數還是第一次。雖然該宣言沒有約束力,離實際重開商業捕鯨,還差很遠,但日本代表團認為這是一次不小的勝利。日本農林水產省稱之為“25年以來的一大進步。”
日本為了操控國際捕鯨委員,通過ODA援助等方式進行金錢利誘,吸引一些小國加入。目前加盟國有70個,日本政府樂觀的看法是,支持日本重開商業捕鯨的國家有36個、反捕鯨國33個、態度未定1個,支持國數超過反捕鯨國。如果成功實現過半數的話,日本政府計劃把全會的投票方式改為無記名投票,廢止2003年設立的保護委員會。而且要求通過決議,支持日本正在南極海實施的調查捕鯨。
6月16日在第1天的磋商會議上,對日本提出的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由于一些支持國的缺席,結果贊成30 票、反對32票,慘遭否決。日本提出的關于海豚等小型鯨類不受國際捕鯨委員管制的議題也被否決。6月17日日本提出的沿岸捕鯨要求再次遭到否決。不過日本在18日的較量中取得了勝利。環保主義者擔心,日本的銀彈換選票,將可能終結人類對海洋生物的保護。
日本從明治以前就開始捕鯨。從日本戰敗到1970年前后,鯨肉成為日本國民的蛋白源,當時鯨肉比其他肉類更容易獲得,日本政府致力于鯨肉的普及,學校里供應用鯨肉制作的食品。但是,隨著物資的豐富,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已經很少吃鯨肉。
去年12月末到今年1月,在南極地區,日本的捕鯨船隊與綠色和平組織多次發生沖突,但是日本仍然繼續捕鯨,無視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