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年一度的海豹捕獵行動開始,33.5萬個生命將遭厄運,專家提出海豹生存危機警告加拿大25日在圣勞倫斯灣東部開始一年一度的海豹捕殺行動,加拿大的記者和動物保護組織正在為阻止這一捕殺行動四處奔走。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加拿大的海豹捕獵者,兩個群體間的爭執(zhí)全面拉開。
商業(yè)屠殺海豹慘不忍睹
圣勞倫斯海灣的海豹捕殺活動將會持續(xù)3到10天。
如果被捉住的是母海豹,就會被當場開膛剝皮,剩下的血肉留在原地;公海豹則會被鐵鉤穿過腦袋,拖到漁船上送進加工廠細分加工。還有一些獵人,甩開母海豹,直接搶過它懷里的小海豹,敲死后剝皮。
十幾年來,人們看到的都是這樣的景象:身背來復槍的獵人們拿著頂端帶著鐵釘的粗木棍,看到海豹,就照著頭頂砸下去。海豹還在哀號扭動,獵人已經熟練地把它們翻轉過來,檢查性別。
近年來,獵殺海豹的人越來越多,加拿大政府以海豹捕食大量鱈魚為由,每年都下達獵殺海豹的配額。今年的獵殺配額達到了33.5萬頭,是有史以來最高的。
冰層減少海豹禍不單行
隨著全球變暖,冰層變得脆弱不堪,逼著找不到產仔地點的海豹媽媽跑到陸地上。在陸地上出生的小海豹顯然并不適應,一旦回到海里就會因為找不到冰面立足溺水而死。
根據加拿大環(huán)境部的報告,今年的海洋冰面是最近幾十年來最脆弱的。對于依靠冰層繁衍的海豹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很多專家也都紛紛提出警告,要求停止海豹獵殺。面對這種情況,獵人馬克·斯摩爾卻表示,今年圣勞倫斯灣缺少冰層,對于獵人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駕駛漁船更加容易。
利益驅使海豹無端受屈
雖然人類和海豹的沖突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但真正對海豹進行大規(guī)模獵殺則是近幾十年的事情。
海豹喜歡吃鱈魚,其生活的紐芬蘭島與拉布拉多海岸天寒人少,沒有天敵。隨著鱈魚的數量銳減,“失業(yè)”的漁民們認為魚都被海豹吃了。
剛剛出生的小海豹絨毛潔白柔軟,整張皮做成的手套是許多闊太太的最愛,能夠在國際皮草市場上賣個好價錢。
殺害鱈魚的罪名加上豐厚的商業(yè)利潤,使當地漁民紛紛盯上了海豹生意。每到海豹繁殖季節(jié),漁民就放棄工作去捕殺海豹,而被殺的幾乎都是出生不久的小海豹。
加拿大政府也支持這一捕殺行動,并且每年規(guī)定捕殺限額。近期,加拿大紐芬蘭島政府的一個報告甚至建議捕殺多達400萬只、占大西洋西北部總數80%%的海豹。該報告聲稱海豹的存在制約了紐芬蘭島幾世紀來的經濟支柱——鱈魚產量的恢復。但是,根據科學研究表明,人類過量的捕撈才是世界鱈魚資源減少的罪魁禍首。
市場轉移海豹在劫難逃
2005年的民意調查顯示,69%%的加拿大人反對商業(yè)海豹獵殺,而77%%的人反對資助海豹獵殺。
20世紀70年代,殺害海豹的血腥場面被環(huán)保人士公之于眾之后,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都“封殺”了加拿大出口的海豹制品,還有國家甚至不惜全面抵制“加拿大制造”的產品。海豹產品的滯銷使獵人們灰心喪氣,幾乎放棄捕獵。但是近幾年,捕獵的船只又開始多了起來。海豹市場向東歐和亞洲的轉移成了這場殺戮復蘇的契機。在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波蘭等國家,海豹皮制成的帽子、披肩以及其他飾品正在成為時尚。海豹油和海豹鞭制成的保健品在日韓等國市場熱銷。
嘴仗又開打
如同一場盛大的派對,本周,抗議者、支持者以及捕獵者將聚集到加拿大圣勞倫斯海灣。這場派對的焦點,是加拿大政府極受爭議的海豹獵殺活動。
尖銳的斗爭
3月25日,在加拿大圣勞倫斯海灣,一艘載滿動物保護者的船與一艘海豹捕獵船相遇,漁夫向動物保護者扔擲海豹的內臟。動物保護者瑞貝卡·安得盧斯說:“當時,那些漁民向我們的船上拋海豹的尸體,甚至試圖將我們的船弄翻。”
漁民的不滿
面對批評,加拿大漁業(yè)官員指出,海豹捕獵活動關系到當地原住民的衣食住行。當地一家海豹捕獵組織的主席邁克·史莫在采訪中說,那些動物保護組織的人根本不知道捕獵對當地漁民家庭有多么的重要。他說:“這些住在海灣的人靠捕魚生活,現在魚量不斷下降,如果再禁止捕殺海豹,他們將怎么生活?”
去年,325000多頭海豹被捕殺,為這些漁民帶來了1450萬美元的收入,占了魁北克省和紐芬蘭島的漁民每年收入的25%%到40%。
政府的支持
動物保護組織要求加拿大政府應該制定出更加嚴格的捕獵限額,使海豹不至于有滅絕的一天。而加拿大聯邦政府似乎認為他們國家的海豹資源非常豐富。
加拿大聯邦漁業(yè)部長赫恩給法國上世紀60年代的傳奇女影星碧姬芭杜“潑了一盆冷水”。后者計劃29日前往渥太華,試圖說服加拿大政府放棄每年30多萬只海豹的屠殺計劃。赫恩在接受采訪時說,他拒絕了碧姬芭杜的會晤要求,因為這樣可能招來更多的海豹獵殺行動的反對者。加拿大總理哈珀也沒給碧姬芭杜面子,他毫不掩飾地指出:“我們的職責是滿足加拿大人的需要,而不是參加名人的活動。”
保護者控訴
按照加拿大法律規(guī)定,捕獵者應該用利器或槍支迅速將海豹殺死,減少海豹的痛苦;不得獵殺出生僅2-3周的小海豹;必須確定海豹已經死亡才可以開始剝皮工作。而動物保護者稱,漁民常等不及海豹死去就開始剝皮,還常讓沒被他們敲暈的小海豹流血至死。據了解,獵人通常用被叫作毛利長矛的錐形棍子將海豹的頭敲破。這相比子彈,更不會讓海豹的毛皮受損。不少人對這樣野蠻的方法提出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