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召開的華盛頓條約締約國會議上,歐盟建議把歐洲鰻納入條約附件ⅱ的范圍,出口前必須取得原產國的許可,這個提案已獲得大多數國家(包括日本)的認同,可能在90天后實施。
最近,歐盟27國大使級會議初步決定把體長在20公分以內的鰻苗放流到歐洲境內的江河中,2008年捕獲鰻苗的放流比例為35%,此后每年增加5%,到2013年達到60%。歐盟在11日召開農業部長理事會,通過了這項動議。
2013年歐洲鰻苗的60%要用于放流,估計還有20%以上用于歐洲本地養殖,再加上西班牙等國有新年前后吃鰻苗的習慣,2013年以后歐洲鰻苗可以出口的數量及少。受此影響,中國的鰻苗的總入池量將下降30%-40%。與此相反,我國國內的鰻魚消費量連年上升,出口到歐洲、美洲和東南亞的烤鰻也快速增加,預計對日本出口的鰻魚數量將大幅度下降,日本的消費者能夠吃到價廉物美的中國烤鰻的時代不久后將成為美好的回憶。
鰻魚是日本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2006年出口到日本的鰻魚達6.3萬噸(2001年曾經達到10萬噸),鰻魚出口前要經過3-5次認真的檢查,比日本對國產鰻魚的檢查嚴格得多。目前,日本市場上中國烤鰻價格只有日本同等規格烤鰻的60%,使鰻魚從高檔食品變成一般老百姓都吃得起的食品,在弘揚日本鰻魚的“食文化”上起了重要作用。歐盟決定限制歐洲鰻苗出口后,引起了日本主流媒體到高度關注,nhk電視臺多次致電本刊,《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newseye》、《西日本新聞》、《產經新聞》等10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評論。
日本水產廳指出:“我國每年消費10萬噸鰻魚,其中國產2萬噸、從臺灣進口1萬多噸,從中國進口6-7萬噸,中國養殖的鰻魚有1/4是歐洲鰻(譯注:歐洲鰻實際占1/3)”。今后,中國烤鰻的進口量將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上海等地鰻魚消費每年增加20%,“對養鰻業和日本餐桌的影響不可避免,庶民的活力源——蒲燒鰻,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會變得高不可攀”。專門銷售日本國產烤鰻的小林先生說:“如果進口量減少,日本國產烤鰻的人氣越來越高,價格將進一步上漲”。日本鰻輸入組合森山理事長認為:“鰻魚價格上升到什么程度難于預料,也許會成為日本人每年只吃1~2次的高檔食品”。日本農林水產省大臣赤誠表示:“今后將加強鰻苗人工孵化的研究,密切關注中國鰻魚進口量的變化和價格的動向”。